26.6.06

Shakespeare's Globe (London, UK)

偷了個空又到倫敦,這個博物館多到逛不完的城市,走在泰晤士河南岸,心想著這次要槓掉哪一些參觀清單上的目標,走過了矗立在河畔的Tate Modern,映入眼裡的是一座造型特殊的建築物:莎士比亞環型劇場。先前唸書時,早已耳聞莎士比亞環型劇場內的導覽與展示品質極佳,可惜當時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一一參觀教授們推薦名單中的每一座大小博物館,只曾經在好奇心驅使下花了幾鎊錢在涼風颼颼的早秋晚間到劇場觀賞莎翁名劇「暴風雨」,擇日不如撞日,我當下就決定走進這個倫敦著名的景點好好看一看。

整個參觀活動包括專人導覽和展覽兩部分。在購票的時候,參觀者將會知道自己即將參加哪一個時段的導覽,在導覽活動開始前,可以在展覽廳內自由參觀,並在指定時間逕自到集合地點等待導覽員的出現。導覽活動大多是由環型劇場的工作人員來負責,在導覽員悉心的解說下我才知道,原來這種型態的劇場建築在十七世紀的倫敦地區是很常見的,事實上就在環型劇場舊址附近,也挖掘出同時期另一座名為「玫瑰劇院」的遺址,該址並且成為莎士比亞環型劇場重建工作的重要參考。

環型劇場的主要建材是以橡木作為架構主體,屋頂則是以蘆葦桿搭成。此種以蘆葦桿搭建的屋頂,在倫敦僅有此處,主要是因為在1666年倫敦大火以後,地方政府便明令禁止此類建材之使用,劇場方面也的確是經過重重困難關卡,才申請到一只特殊許可。目前的莎士比亞環型劇場是有史以來的第三座:第一座莎士比亞環型劇場於1599年開放,是莎翁許多名劇的首演場所;西元1613年在演出「亨利八世」之時,劇場方面突發奇想,竟利用加農砲製造音效,導致戲院遭受祝融之災,然而大火後重建工作迅速進行,於1614年重新對觀眾敞開大門,一直到1642年被執政的清教徒(Puritan)勒令關閉為止(當時倫敦的清教徒政府非常討厭劇場的存在,他們將劇場稱為「邪惡的來源」,極盡所能阻撓劇場與劇團之生存);目前的劇場則在美國演員Sam Wanamaker的努力下,於1997年正式開始營運(不幸的是,Wanamaker先生無緣看到劇場之落成,於1993年年底死於癌症)。

舞台前景設計沿襲自最初之概念,上方為繪有十二星座的天花板,十二星座的中心便代表著上帝,長方形天花板的兩個角落則分別是太陽與月亮,構成所謂的天堂,通常劇中神祇與精靈等角色都由此出沒(我在觀賞「暴風雨」一劇時,空氣精靈埃里厄爾常常由空而降);舞台本身代表的則是人類生活的世界;舞台下方則為中空,代表的是地獄,大部分邪惡偏頗的角色則於此出沒。

除了介紹建築物與舞台以外,導覽員也提到許多很有趣的事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當他講到所謂「橘子的功能」。在十七世紀時,劇場表演是非常受歡迎的娛樂活動,當時的人並不太常洗澡,想像一下一群體味濃厚各異的人們聚集場中飲酒作樂,場中的氣味想必非常「特別」,此時,附近許多商家販賣的橘子就派上用場了!橘子剝成兩半,橘子皮可以拿來蓋在口鼻處當口罩,如此以來就可以遮掉那些不愉快的氣味,看表演看到一半肚子餓了,果肉可以拿來充飢,如果看台上哪位演員不爽,就直接把手上的東西對準目標丟過去,可真是妙用無窮呢!

在導覽活動完畢以後,我回到展覽廳繼續參觀方才沒有看完的部分。展覽從介紹現在這個環型劇場的建造時間經過為開始,將主題引入以十七世紀的倫敦為主軸、與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合力製作出的各個展示子題,包括當時泰晤士河兩岸的環境、當時的生活、劇場表演、劇場音樂、莎翁之真實身分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關劇場音樂的互動式介紹,資料庫裡放入各種當時劇場使用的樂器資料,並有音樂家介紹並吹奏片段以供使用者聆賞,光是要逐一仔細瀏覽這個內容豐富的電腦互動單元,大概就得花上個把小時,若不是我後面有人排隊等著,同時我也急著要趕赴與朋友之午餐約會,我大概真的會站在螢幕前面慢慢仔細過目吧!

短短兩個小時的流連忘返,極其豐富的劇場之旅。

PS. 參觀與撰文時間為2003年年初冬末。

Dickens Museum (London, UK)

位於倫敦市道堤街(Doughty Street),狄更斯與家人於1837年4月至1839年12月居住於該處,後因第三個小孩出世,必須尋找更寬敞的空間而搬到麗晶公園一帶,後者於1959年被拆撤。道堤街一址本來也在1923年計畫拆毀,然而成立於1902年的狄更斯之友極力奔走,尋求各種金援將該址保存下來,並且允以翻修,於是狄更斯故居博物館於1925年開放,並由狄更斯之友成立基金會管轄之。目前該博物館是全世界最完整保留狄更斯相關資訊與原稿的組織,同時也是狄更斯之友的總部。

第一次接觸到狄更斯的作品,是國中時期觀賞高中部學長英語話劇比賽演出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由於學長精湛的演出,讓我對這一齣劇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倫敦留學的那一年,學校每個星期一都安排我們到大小博物館去參訪,除了對各類型博物館的業務營運進行了解以外,也和那些正在博物館服務的專業人員進行訪談交流。狄更斯博物館就是老師們所選擇的眾多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離學校並不遠,大概走路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的距離,因此一群人便像是出外郊遊一般,在吃完午餐以後有說有笑地向博物館前進。博物館位於住宅區中,在一整排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房子中並不起眼,如果不是確切知道博物館地址所在,還真的是不太容易找到。到了博物館門口,發現博物館的入口竟然是鎖著的,就看老師迅速按了門鈴,「鈴~~~」一聲門打開,原來是由一樓後方的賣店人員所控制,賣店也是售票處,因此一般參觀者在進入博物館以後,會穿過狹窄的走廊,先行至賣店區域購買門票。由於我們到博物館的目的並非單純參觀,因此在館長的接待下,我們便至後方研究區域和各個館員,進行有關營運、文物保存等問題之意見交換。

熱烈討論時間過後,老師便放牛吃草,讓我們一行二十人自由在館中活動參觀。館內的展示包括狄更斯的信件、手稿、肖像與個人物品,以及從狄更斯其他住處搬過來的家具,陳設方式與佈置則考究同時期之風俗。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館方特別設置的操作性館藏(handling collection)。負責解說這項活動的人員是博物館的義工,他是一位退休的教授,對於狄更斯有著非常深入的了解。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欣賞並觸摸到一封由狄更斯所寫的信、某本著作的第一版印刷、以及其他具有紀念性質的物品。其中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安排讓參觀者親自動手用鵝毛筆書寫文字;那個時候,就看一群平均年齡超過二十五歲的大小孩,爭先恐後地想要獲得教授的青睞(由於我們人數眾多,因此並無法讓每一個同學一一練習),可惜的是我那時動作不夠快,就眼睜睜地看著我的希臘好友將機會搶了過去,動手開始寫下她的芳名。

這次參觀還發生了另一件趣事。我和同學在地下室聊天的時候,另一個英國女同學從樓上走了下來,看著我說「Where’s the loo?」習慣美式英文的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就看那同學連著問我問了三次,旁邊的希臘美女才告訴我,這是英國的說法,她是在問我廁所在哪裡…結果到現在只要有人跟我提到這個字,我就想到狄更斯故居博物館的廁所…

PS1.圖片:狄更斯故居博物館入口,綠色的門左上角有一個藍色的圈圈,這樣的標誌在倫敦很常見,通常是說明某某名人在某段期間曾經在某地居住過的記號。

PS2.博物館官方網站:www.dickensmuseum.com

PS3.這篇文章是2003年寫的,不過參觀時間為2000年秋天,也就是我剛到倫敦唸書不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