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7

江戶東京博物館


東京両国地區的江戶東京博物館是我耳聞已久、在眾人間口碑極佳的一座博物館,趁著這次再訪東京,決定找一天起個大早,多留點時間來拜訪這個模範生。

一出車站,就看到東京著名的國技館(相撲競技場),看到了一個小小的標示,指著「相撲博物館」,心想選日不如撞期,就順著招牌走了進去。用〝小而美〞來形容,可能真是言過其實了…也許是我的期望值太高,以為館內應該陳設著更豐富的史料文獻與器具用品,以史的角度來看,故事說的不夠完整,以文物的角度來看,也沒有能夠令人眼睛一亮的精品,以溝通的角度來看,其內沒有任何英文說明,對於那些對日本國技充滿好奇心的外國人來說,就真的是霧裡看花了。唯一讓我留下印象的,是牆壁上各代橫綱的照片,大概是因為剛到日本的那一天,我們就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有關本代橫綱的醜聞報導的關係吧!

不到十五分鐘的時間,我已經失望地從相撲博物館中走了出來,心想接下來的參觀經驗應該會比較好一點,畢竟我之前已經從許多人口中聽到有關這座博物館的評語,心裡不免有些興奮感與期待…

適逢博物館十週年慶,館方推出德川家康特展,一進到館中就遠遠地看到許多人正排對相繼進入特展室,不過我還是選擇先前往館內的常設展示,希望多留些時間好好看看。買了票、要了免錢的語音導覽(不過要付押金一千日圓),我便搭著電梯前往入口位於六樓的常設展。踏進展示區,心裡發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WOW!〞,五、六樓打通挑高的展室區,帶給人極為寬廣、開放的感覺,映入眼裡的是半座「日本橋」的原尺寸複製品。走在橋上,心想著應該把語音導覽給打開了,一戴上立刻聽到有關東京在從前之所以被稱為江戶的原因,不過…我要求的是中文導覽,耳朵裡聽到的卻是英文,而且我正好在解說講到一半的時候打開,配上無線電系統的雜音,基本上我心裡馬上對這座博物館的語音導覽系統打了負分;接下來我發現,系統是不斷重複地利用無線電播放解說內容,而且每一個區域的頻率並不是區隔的很好,在走到解說頻率交界的地方,可能會同時聽到兩三個人同時講著不同的內容,而且在聆聽解說的時候,也常常會發生斷訊的狀況,而我所聽到的,就是這樣有一句沒一句的說明。現在回想起來,也許當時若直接就拔下耳機,不要使用導覽系統,可能會比較愉快一點…

撇開導覽系統不談,整體而言,我對這座博物館的評價算是不錯的。對於東京在江戶時代的發展有興趣的人,可以從中一窺究竟,對貴族、武士與庶民的生活有些認識;此外,展示內也設有許多互動性質的展示,以及專門為視障觀眾設置的觸摸區,觀眾們可以跳過語言及表達方式所造成的隔閡,藉著各種不同的感官得到不一樣的體會,這一點或多或少彌補了語音導覽所造成的缺憾。

對於初次到東京的人,我並不會推薦這一座博物館做為參觀地點,不過如果是已經到過幾次東京,想要去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地方,也許這座博物館可以帶來一些異於購物、參觀古蹟的樂趣。

圖片:小朋友在博物館內玩著從前消防隊員使用的打火工具。

PS.本文是2003年夏天到日本旅遊的參觀記錄。

京都傳統手工藝的百科全書:京都市勸業館


無所事事的一天…這已是我第五次到京都了,不是說京都沒有好玩的地方可以去,而是大部分重要的景點我都已經去過(而且幾天後還要帶著沒有玩過京都的老公再訪此地),幾天旅程下來,體力腿力都已經耗去大半,於是決定給自己悠閒的一天,漫無目的的到處亂逛。

在一個多小時的顛簸中抵達京都車站,買了巴士周遊卷,拜訪「京都市勧業館」的念頭閃過腦海中,於是便決定到這個京都傳統產業的展示櫥窗走個一遭。

與該館同一地區的,還有京都市美術館與近代美術館,跳下公車,就看一群學生往美術館大門的方向走去,而走向勧業館的似乎只有我一個人。踏進門口只看到空蕩蕩的大樓,沿著指標走到地下一樓的常設展室區,更讓我感到這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只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觀光客小貓兩三隻…也好,這樣子就可以好好地看個仔細。

京都傳統工藝的種類之多,遠遠超出我的想像,也許是以前並沒有細數的關係,在介紹區列出來的竟高達六十多種。在接下來的展示中,除了看到一些名家作品之外,也逐步以解說、圖片以及影片的方式來介紹些許工藝的製作過程,其中不乏許多種步驟繁複者,在來到此地之前,我從未想像過作品的背後竟有如此浩大的工程,著實讓我對此地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除了一探製作過程的究竟之外,館內也設有多種設施,讓參觀者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了解與體驗,如圖書館、體驗區(當時裡面有參觀者正在製作清水燒)、影片中心、資料庫等。此外,館內也設有賣店,販售各種工藝品,可惜的是價格似乎比京都市內的商店高出一些(這樣子感覺上好像是專門〝騙〞到館參觀的老外…),要不就是姑娘我無法認同商品本身與其高貴訂價的關係,所以在慢慢逛完販賣區以後,我就一毛不拔地走出了這棟大樓(因為入場免費),朝著祇園前進,繼續我的購物行程。

P.S.1 那天其實在外頭花了不少錢,買了京扇子、京繡的扇套、京友禅的零錢包等,後來其實也慶幸還好沒在勧業館裡面買東西,不然接下來的旅途中,大概又會時時惦著多付的那幾塊錢…

P.S.2 為什麼放了一張平安神宮大鳥居的照片呢?因為我忘了照勧業館的照片…那天看到大鳥居就很高興地跳下公車…勧業館就在大鳥居附近…

P.S.3 這是2003年夏天日本旅遊的參觀記錄。

京都傳統手工藝的百科全書:京都市勸業館


無所事事的一天…這已是我第五次到京都了,不是說京都沒有好玩的地方可以去,而是大部分重要的景點我都已經去過(而且幾天後還要帶著沒有玩過京都的老公再訪此地),幾天旅程下來,體力腿力都已經耗去大半,於是決定給自己悠閒的一天,漫無目的的到處亂逛。

在一個多小時的顛簸中抵達京都車站,買了巴士周遊卷,拜訪「京都市勧業館」的念頭閃過腦海中,於是便決定到這個京都傳統產業的展示櫥窗走個一遭。

與該館同一地區的,還有京都市美術館與近代美術館,跳下公車,就看一群學生往美術館大門的方向走去,而走向勧業館的似乎只有我一個人。踏進門口只看到空蕩蕩的大樓,沿著指標走到地下一樓的常設展室區,更讓我感到這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只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觀光客小貓兩三隻…也好,這樣子就可以好好地看個仔細。

京都傳統工藝的種類之多,遠遠超出我的想像,也許是以前並沒有細數的關係,在介紹區列出來的竟高達六十多種。在接下來的展示中,除了看到一些名家作品之外,也逐步以解說、圖片以及影片的方式來介紹些許工藝的製作過程,其中不乏許多種步驟繁複者,在來到此地之前,我從未想像過作品的背後竟有如此浩大的工程,著實讓我對此地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除了一探製作過程的究竟之外,館內也設有多種設施,讓參觀者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了解與體驗,如圖書館、體驗區(當時裡面有參觀者正在製作清水燒)、影片中心、資料庫等。此外,館內也設有賣店,販售各種工藝品,可惜的是價格似乎比京都市內的商店高出一些(這樣子感覺上好像是專門〝騙〞到館參觀的老外…),要不就是姑娘我無法認同商品本身與其高貴訂價的關係,所以在慢慢逛完販賣區以後,我就一毛不拔地走出了這棟大樓(因為入場免費),朝著祇園前進,繼續我的購物行程。

P.S.1 那天其實在外頭花了不少錢,買了京扇子、京繡的扇套、京友禅的零錢包等,後來其實也慶幸還好沒在勧業館裡面買東西,不然接下來的旅途中,大概又會時時惦著多付的那幾塊錢…

P.S.2 為什麼放了一張平安神宮大鳥居的照片呢?因為我忘了照勧業館的照片…那天看到大鳥居就很高興地跳下公車…勧業館就在大鳥居附近…

P.S.3 這是2003年夏天日本旅遊的參觀記錄。

御木本珍珠島


以珍珠聞名於世的日本,想當然爾必定會出現一座以"珍珠"為主題的博物館。以前還住在台灣的時候,到百貨公司的時候常會看到御木本所出產的美麗珍珠,不過那價錢真的是貴到令人咋舌。對珠寶沒有什麼研究的我,常常會納悶為什麼價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但是在需要購買禮物或犒賞自己的時候,其實還不就是往知名品牌跑,知道至少貴一定有貴的道理,雖然自己並不是真正地了解到箇中奧秘為何…

會知道"御木本珍珠島",完全是因為我媽的關係。愛看珍珠的她,很早就想要到這地方去逛逛,而我則是順手在網路上找資料的時候,發現裡面除了可以看海女表演和買珍珠以外,還有一座珍珠博物館。因此,趁著這次到伊勢志摩一帶旅遊,就拖著外公和老公來趟珍珠之旅。

起了個大早,就是為了趕上珍珠島上的第一場海女表演。站在酷熱的大太陽下昏昏欲睡,迎面來了一位親切的館員,像我們表示可以到旁邊有冷氣的貴賓室觀賞有英文解說的表演(對…還不都是因為我老公的關係…),不過我們為了要拍出照片,毅然地婉拒了…時間一到,小船準時地載著三個穿著白衣的海女來到看台前面,雖然解說員詳細地說明,三位海女的表演也贏得觀眾的滿堂彩,不過我就像是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

表演完畢,我們轉身就往後面的博物館走去。博物館總共有兩層樓,第一層是有關於養珠方法及珍珠工業的展示,二樓則展出各種以珍珠製成的珠寶與藝術品。一樓的第一個展示區主要以圖片配上日英語文字說明、用具、模型等來呈現,除了對各種珍珠貝的詳細介紹之外,也說明了珍珠如何形成、人工養珠所使用的器材與手法;其中最有趣的,不外乎是裡面的演示活動,由兩位館員現場示範養珠時如何植入核和套膜,以及其中所呈現出天然珍珠與養珠的差異之處。

進入第二個展示區,眼前映入一個L型的櫃檯,上面有著無數的珍珠,原來是有關於珍珠與相關產品的製成、如何撿選、珍珠的色澤、大小等等;此外,展示區內也設計了不少互動性活動,讓參觀者能夠透過互動性的學習,對相關珍珠的知識留下些許印象。走一趟下來,著實對於價格差異為什麼如此之大有了不少瞭解,也稍微學習到如何分辨的道理。

順著走到了二樓的藝術品展示…說實話,我對看珠寶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現在腦海裡只有看到許多用大小珍珠所製成的配飾,其中也有幾件用了幾千幾萬顆珍珠製成、曾經在萬國博覽會中展出的華麗精品,不過這些東西對我個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在此便不再贅言。

為了彌補前面沒有聽懂海女解說的缺憾,我們在參觀過博物館之後又跑去看了一次,不過這次換在有冷氣跟沙發椅的貴賓室裡,終於了解到解說員到底說了些什麼,例如:穿白衣是為了避開鯊魚、海女的養成訓練從十歲就開始、原本海女採到的珍珠只是採集活動中附帶得到的東西等等。

看完第二次表演,我們便往此次參觀的最終站走去。珍珠島的賣店肯定是會讓不少仕女們荷包大失血的地方。各種以珍珠製成的飾品用具與美容用品等琳瑯滿目地陳列在賣店中,我和老公、外公三人便逕自逛了起來。裡面所陳設的,從價格平易的小飾品到高價的特級珍珠項鍊等都有;其中還展示了一顆好大的「珍珠之王」(我這麼叫它),這當然是索價不斐的高貴商品,只是當我看到那價錢以後反而納悶,到底有誰會花這麼大把銀子買這樣的東西…也許如果我真的有錢到可以買下那顆珍珠,心裡的想法也跟現在大不相同吧!問我有沒有瞎拼?,我對珠寶類的東西並沒有什麼高度的興趣(我老公的心裡大概很慶幸),除非是讓我看到設計很特別的飾品,我才可能會稍微動心,因此反而是替媽媽和老公的大姨各選了一條美麗的珍珠項鍊,自己倒是沒有花到錢…這樣子,應該也算是圓滿結束了參觀吧!

PS1.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分別是珍珠島的入口、海女準備表演、館員示範操作、以及展示珍珠製作與檢選的第二展示區。
PS2. 文章是2003年夏季日本旅遊的參觀記錄。

御木本珍珠島官方網站:www.mikimoto-pearl-museum.co.jp

可可巧克力博物館


提到比利時,想必不會忘了當地著名的巧克力和啤酒。趁著這次到布魯塞爾放風玩耍,在網路上先做了點功課,發現了一家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大廣場(Grand Place)的巧克力博物館【Museum of Cocoa and Chocolate】,酷愛巧克力的我,怎麼可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當然是幻想在裡面可以試吃巧克力),雖然在布魯塞爾只停留了短短一天,還是抽空去了這一座創設於1998年的巧克力天堂。

博物館位於大廣場上一個不甚起眼的角落,被周圍五花八門的商店、餐廳等圍繞著,因為大門正好在轉角處,若不是我在事前已經找好資料,按著地址前往,可能得花上一點時間在廣場上找找。這個號稱是歐洲最美麗廣場的大廣場,周圍有著許多石造建築物,加上各建築上繁華綴目的裝飾,博物館正門上方的金色雕像似乎就這麼"融入"了大環境之中。

一進大門,一陣巧克力香味撲鼻而來,我便迫不及待地穿過長廊,走到入口前準備購票入場。(門票費用5歐元)

正在準備把相機和錢包收起來,人都還沒回過神來,迎面來了一位笑容可掬的女士,手中拿著一塊沾滿濃濃巧克力醬的餅乾,「妳要試吃看看嗎?」這大概是我走過這麼多所博物館之中,最溫暖、最甜美的歡迎了。接過她手上的餅乾,再次確認館內禁止攝影之後,我便環顧四週,開始了這次的巧克力之旅。

館內的展示總共分為一樓、地下一樓及二樓三個區域。入口的右側有一艘木製小船,據說是從前專門用來運送可可豆的交通工具(不過出處我倒是沒有記下來)。放眼望去,遠處有著幾顆被放在玻璃框裡的植物,想必是可可樹吧!旁邊正播放著介紹可可樹的影片,配合著當時靜謐的氣氛(因為只有我和另一個日本人),讓我能夠好好地觀賞這段影片。隨後,我慢慢地瀏覽著牆壁上有關可可/巧克力歷史的介紹。館內所有的文字解說都以三種語言呈現(英文、法文與荷文),因此在溝通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然而有時解說版的安排不甚整齊,看起來稍有凌亂之感,不過除此之外倒是沒有什麼可挑剔之處。

順著參觀方向來到了地下一樓。看似酒窖的地下室分成兩個部分,前面的小型廊道上製放著許多面板,上面將可可的產地分佈、可可豆的烘培、製成可可糊以至於決定巧克力純滑度的滾動攪拌過程等,都一一以簡短清楚的文字,圖文並茂地解釋著。走進旁邊的小房間,除了圖文說明以外,還看到一位巧克力師傅在旁準備著模具和液狀巧克力。為了我對說明文字中幾個不甚理解的地方,我便走上前去問了幾個問題。這位巧克力師傅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且態度熱忱,她的專業知識也著實讓我受益良多,除了針對展示中的疑問回答我的問題以外,還解答了許多我個人對於巧克力製作、品嘗等各方面模零兩可的概念。由於當時館中參觀著寥寥可數,我們便在地下室熱烈地討論了起來,大概也是這次在布魯塞爾的旅程中,收穫最豐富的一次會面。

看完了地下一樓的展示,便上了樓,準備要到二樓去看看剩下最後一個部分。問了一下,才知道要上二樓,還得要走到售票處,順著旁邊的樓梯上去,這大概是因為這座博物館是位於一座建於1698年的古老建築物之內,內部裝潢並無法大幅修改之故,而必須將就原有的設計來安排之故。

二樓的展示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有兩個部分。其中之一,是在進入展示區時於中央所設置的展示玻璃櫃。不到兩呎見方的櫃子中,放置著製作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等等所使用的原料。另一個部分也是很令人驚奇的展示,以巧克力為材料製作出各種不同的配飾與衣服,其中有一件及地的長禮服,真的是讓我對藝術家的巧思與細膩讚嘆不已。

回到一樓以後,我便走進了博物館的販賣區。想當然爾,這裡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供參觀者選購,其中也有許多種類可供品嘗。就這樣,在各種巧克力中,我渡過了一個甜膩膩的美好上午。

巧克力博物館官方網站:www.mucc.be
圖:館內展示一隅,出自博物館官方網站

PS.文章是2003年秋天訪布魯塞爾的參觀記錄。

十八世紀的啤酒釀造場


以啤酒聞名於世的比利時,光是在首都布魯塞爾就有好幾間以啤酒為主題的博物館。此次趁著地利之便,順道參觀了位於市中心大廣場一角的比利時啤酒廠聯盟博物館(the Confederation of Belgian Breweries Museum)。

廣場上門牌號碼十號的十七世紀古老建築物,是啤酒貿易協會之所在地,而機構附屬的啤酒博物館,就位於地下一樓的酒窖之中。按照標示走下狹窄昏暗的樓梯,眼前出現一個陳列著各式各樣啤酒杯的櫥窗,轉個彎,我便走進了一個很有歷史味道的房間。佇立在入口的牌子上寫著「入場費用3歐元」,卻沒有看到一個人影,聽到另一個房間裡傳來談笑聲,只好斗膽走上前去探個頭,吧台上的服務生看到我在一旁探頭探腦,笑容滿面地走上前來以日文說道:「三塊錢…」唉…又被認成日本人…

付了錢,抓了簡介便往吧台的相反方向走去。在進入下一個展示區之前,本想先在這個放滿各種工具的房間瞄了幾眼,不過在沒有文字解說的狀況下,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只好逕自向另一個展示區走了過去。

突然間,我進入了一個極具未來感的展示空間,各種銀灰色的現代製酒設備,與之前古舊昏暗的房間產生了極大的對比。展示區內主要以影片為溝通工具,其中設置了許多小型放映設備,解說著製造啤酒的各個過程,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中央大型螢幕所播放的影片,述說著有關比利時啤酒的各種類型、傳統、製造、秘方與食譜等,雖然有些參觀者手上端著啤酒來來去去,我還是專注地把影片看完。看了手錶,才知道我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已經在螢幕前面坐了快一個小時。螢幕的下方設有數台觸碰式螢幕,供參觀者查詢資料,其中資訊亦可在博物館官方網站上瀏覽,這大概是館方有感,藉此彌補影片資訊不足的方法吧!

回到之前的展示室,心想可以走了,就看服務生端著一杯啤酒,笑容滿面地朝我走了過來,我還沒有意識到那杯啤酒是給我的哩…原來三塊錢的門票還附送一杯啤酒,又是一個滿心的驚喜!找了個喜歡的位置坐了下來,順手打開博物館簡介看了一下,才發現我所身處的展示室,原來是一個十八世紀傳統啤酒釀造場的造景。館方刻意營造出這樣的氣氛,卻沒有任何說明解釋,讓參觀者徒能感受氣氛,而無法進一步了解各項器具的功能所在,只能說是當日所看到的唯一敗筆吧!

協會本著「立足傳統、放眼未來」的信念,在1952年成立了這座博物館。以目前的展示來說,的確是非常符合這個口號,讓人感到名符其實。這座博物館雖然很迷你,卻讓我在裡面耗了兩個多小時,我想,除了我自己對啤酒這主題感興趣、帥哥服務生與那杯啤酒以外,應該還是有許多其他的原因吧!

博物館官方網站:www.beerparadise.be
照片:館內展示一隅

ps.文章是2003年秋天訪布魯塞爾的參觀記錄。

我和魯本斯與阿基里斯在鹿特丹的一場相遇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法蘭德斯著名畫家,巴洛克藝術最偉大的代表人物。

阿基里斯(Achilles),希臘神話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軍隊最勇敢、最強的戰士。

在一個不經意的午後,我就這麼在鹿特丹著名的博伊曼斯-范伯寧根博物館(Boijmans van Beuningen Museum)跟兩位藝術家和神話人物不期而遇。

眾所皆知,魯本斯以宗教題材畫家與人物肖像畫聞名於世,不過到當日為止,我從未注意到魯氏的壁毯設計亦屬經典。魯氏所出生的法蘭德斯,自十四世紀以來,便與巴黎齊名,同為歐洲的壁毯製作中心。在十七世紀的歐洲,壁毯是極為昂貴的奢侈品,價值比油畫高上很多倍,同時因為尺寸龐大,因此只有貴族與富商才負擔得起,通常被展示在豪華的宮殿或宅第之中。壁毯的主題有單張亦有系列,是畫家(或設計師)與工藝智慧的結合。魯氏在1608年自義大利回到安特衛普定居以後,便開始涉及壁毯設計,而據說製作壁毯的‘公司’實際上為魯氏的岳父所有,所以我想這多少也跟家族企業有點牽連吧…

魯本斯總共設計了四個系列的壁毯,分別以《Roman Consul Decius Mus》《Life of Emperor Constantine》《The Triumph of the Eucharist》《Life of Achilles》為主題。而當日在博伊曼斯-范伯寧根博物館展出的,就是以阿基里斯為主題,在1630-1635年間設計的系列。這個系列當時非常受到歡迎,大概被重織了三十次之多。(一個模板可以使用很多次,但是模板的邊飾圖案由於個人喜好,則可以有所變化,或由其他藝術家來設計。)在魯本斯之前,很少有藝術家把阿基里斯的故事拿來當成摹寫描繪的對象,魯氏的動機在此已經遙不可追,僅留下作品供後人玩味。

館方充分地利用了現代藝術作品展示區內的特展空間,將所有的展出作品排列成三個同心圓,最內圈是由大師所繪製、四十五公分高的油畫原稿,第二圈是門生依樣畫葫蘆製作、一百一十公分高的模板,而最外圍則是偌大的壁毯成品,從地面延伸到天花板共四公尺高。館方也在展示旁邊特別隔出了一個獨立區域以供影片放映,利用一個長約十五分鐘的短片,仔細地介紹壁毯的製作方法。

魯本斯總共利用八個場景,簡短地交代了阿基里斯戲劇性的一生。才剛剛觀賞了許多超現實主義的作品,轉了個彎進入特展區,一下子便從二十世紀的藝術風格突然回到十七世紀,讓我對大師的筆觸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此外,解說文字除了清楚地敘述各幅作品的故事背景以外,也提到魯氏幾經修改之處,以及原稿、模板和成品的差異點,實際上得要花不少時間慢慢觀察,而時間就這麼慢慢地流逝,轉眼間已經到了與朋友約定的碰面時間,雖然因此沒有看完博物館的其他部分,不過我想,這不但讓我有藉口再次造訪此地,同時也因為展覽的特殊性(自十八世紀以來首次同時展出製作各階段的過程與所有成品;目前館方保有八件壁毯中的七件,而另一件則遠從底特律漂洋過海來到歐洲)與展品本身的精緻性,讓我留下了更令人玩味咀嚼的記憶。

PS.文章是2003年去鹿特丹玩耍後寫的參觀記錄。

圖片:阿基里斯的母親從神諭中得知,阿基里斯將命喪特洛伊戰爭,因此她便把兒子送到斯基羅斯島的宮廷中,裝扮成少女與國王的女兒們生活在一起。但由於預言者的一席話,「沒有阿基里斯,就攻不下特洛伊」,於是希臘人就四處搜尋,終於找到阿基里斯。

圖片來源: museoprado.mcu.es/iexposiciones/html/expo_prox_12/exposicion.html

8.4.07

庫內利斯在米蘭

2006年九月,正式遷至現址並成立甫滿週年的波莫多羅基金會(Fondazione Arnaldo Pomodoro),推出了庫內利斯特展(Jannis Kounellis),在這位當代藝術巨擘藝術生涯即將步入第五十個年頭的當下,藉著回顧展以聊表敬畏之意,肯定了庫內利斯自60年代起對當代藝術界的貢獻。這個為期將近五個月的特展,不論對基金會、米蘭市、甚至義大利當代藝術界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庫內利斯於1936年在希臘雅典附近的海港城市比雷埃夫斯出生,二十歲移居羅馬,進入羅馬藝術學院,1960年尚在藝術學院就讀之際,便以青年藝術家之姿,開了生平第一次個展。庫內利斯擅於應用多種媒材來創作,除了就地取材之外,自1960年代晚期逐漸融入火、土壤、碳、麻布袋、動物(他曾在1960年代晚期將十一匹馬化為裝置藝術的一部分)等,並從此一時期開始,逐漸成為義大利貧窮藝術(Arte Povera)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辦此次回顧展的波莫多羅基金會創設於1995年,是義大利當代知名雕塑家波莫多羅為推廣並保存當代雕塑而成立的機構。基金會在1999年至2004年間,於米蘭近郊的羅札諾開始了展示活動,並於2005年9月搬遷至現址,持續著它對當代藝術的推廣活動。基金會目前所使用的空間建造於1926年,位於米蘭市內一個藝術活動極為頻繁的地區,原為渦輪工廠。在皮耶路易吉˙切里(Pierluigi Cerri)和亞歷山卓˙可倫波(Alessandro Colombo)的規劃下,這個約莫三千平方公尺的空間,在保留原建築物特色的前提下,成了展示空間兼藝術工作室。建築師在高達十五公尺的廠房中,用鋼筋在中間構造出三層樓面,賦予了它展出各種尺寸藝術作品的可能性,而這樣的優點,在庫內利斯回顧展中一覽無疑。

此番展出的作品,可說是庫內利斯創作的精華,涵括了藝術家將近五十年創作生涯的重要作品,在展場寬廣的空間內創造出一齣予人巨大衝擊的戲劇。佇立在展場中的幾支巨大螺旋鐵柱、好似鑲嵌於牆面的幾幅巨型畫作、三層樓高的彩色帆布裝置、展場中央圍繞成圈的十二把椅子和潑灑在地面上的黑色顏料、以及由煤炭和鐵牆裝設而成的迷宮等超過二十件庫內利斯不同時期的創作,當它們全部都聚集到同一個空間之中,彼此之間產生了對話,替觀者帶來的震撼不可謂不大。

策展人柯拉(Bruno Corà)表示,此次庫內利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佈展,有著老調新唱的意味,用從前的創作元素來重新組合,奏出一篇新的樂章,這可以說是藝術家對於文化與文明歷史的轉化,而在米蘭這個經濟、文化與政治重鎮發生,可說是再適當也不過。柯拉在此用「火車」來比喻歷史,事實上,親自在展場走了一遭,似乎很難不去想到煤礦、火車、以及它們所衍生出在經濟發展上的意涵以及對社會所帶來的衝擊。

在參觀以後仔細玩味,竟也留下一些讓人回味無窮的蛛絲馬跡,藝術家重複地使用如鐵軌枕木、木炭、帆布袋、瀝青等媒材,藉此刻劃出文化與歷史的演進,除了視覺上的刺激以外,更融入了嗅覺、聽覺的元素,讓參觀者搖身一變,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展出的每一件作品皆「無題」(Senza titolo),單以創作時間與媒材來加以區分,似乎隱約感受到藝術家替觀者預留的空間,任憑觀者自我感受、詮釋,儘管部分作品來自60年代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放到當下來看,儘管時間空間都改變了,卻因為當前義國境內經濟萎靡政治紛擾,竟也讓人產生相當的共鳴,諷喻之情不溢於表。

庫內利斯回顧展

展地◎米蘭市波莫多羅基金會

展期◎24.09.06-11.02.07